今天是
期刊信息

刊名:统计研究
主办:中国统计学会;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
主管:国家统计局
ISSN:1002-4565
CN:11-1302/C
语言:中文
周期:月刊
影响因子:2.165468
数据库收录:
北大核心期刊(1992版);北大核心期刊(1996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0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8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1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7版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1998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1999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0-2002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3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4-2005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6-2007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8-2009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0-2011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2-2013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4-2016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7-2018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9-2020);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;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;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;社科基金资助期刊;中国科技核心期刊;期刊分类:社会学及统计学;数学
期刊热词:
统计史专栏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走向统一规范—零碳研究院(4)

来源:统计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9-24 02:26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1.?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已在路上 9月16日至18日,在第19届中国—东盟博览会开展之际,首届中国—东盟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

1.?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已在路上




9月16日至18日,在第19届中国—东盟博览会开展之际,首届中国—东盟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广西南宁成功召开。此次论坛以“核技术助力美好生活”为主题,对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核能与核技术产业发展、助力双碳目标落地,加深东盟国家对我国核技术应用、核能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了解,增进东盟国家推动相互之间需求对接和务实合作,为中国—东盟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增添新内涵起到重要作用。


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白华兵?程维妙

3.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》

5.工信部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工作开始


9月16日,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按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总体部署,工信部配合制定了石化化工、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。此前于8月下旬,中钢协领导的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发布了《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》,提出了行业实施“双碳”工程的四个阶段。

(1)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化,碳排放核算体系在不同行业、不同地区纷纷出现,如果不加以科学化、统筹化梳理、提升,就会影响“双碳”工作的高效推进。


2020年9月,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。2022年6月15日,新京报成立零碳研究院,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?碳中和背景下,不同产业和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?研究院于2022年6月起推出《碳报》,研究最新双碳政策、权威声音、低碳样本等重点内容,并进行分析解读。

(1)从2005年开始,我国一些列文件的出台,奠定了碳排放统计核算的基础,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发展和技术经验的积累。

1.9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发布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声明


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6月15日,以零碳为目标追求,将打造集内容、数据、服务、调研报告、活动于一体的新型产品,旨在为双碳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与融媒支撑。零碳研究院会记录“双碳”发展、创新科普产品、打造高端智库、研发行业和地方绿色数据库、构建“双碳”咨询体系、搭建交流平台、组织公益活动、发布调研报告、评选优秀案例。





《指南》指出,编制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,是省级行政区域落实《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》、强化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举措,有利于省级行政区域防范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,助力生态文明建设、美丽中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各地要在深入分析本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和趋势、影响和风险、现状和形势的基础上,明确本地区适应气候变化主要目标、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,形成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,为推动本地区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提供行动指导。


>>>专题碳讨

3.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》



文章来源:《统计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tjy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24/1077.html

上一篇:美媒:美国退伍军人自杀率高于官方统计
下一篇:2022年上半年辽宁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